中谘視界

李勝輝 王龍運 尤振平 | 以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行業低碳發展 突出技術創新引領 聚焦用能結構優化
發布日期:2022-11-19 作者:李勝輝 王龍運 尤振平 信息來源:中谘研究 訪問次數: 字號:[ ]

以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行業低碳發展

突出技術創新引領 聚焦用能結構優化

——《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》解讀

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官网谘詢有限公司

李勝輝 王龍運 尤振平

作為國民經濟重要基礎、製造強國建設重要支撐的有色金屬行業,經過多年來各有關方麵的共同努力,已形成產業鏈完善,單位產品能耗、汙染物排放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產業發展態勢,但由於產業規模大、用電結構依賴火電等原因,碳減排任務依然艱巨。近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、生態環境部三部門聯合印發了《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。《方案》就如何處理好節能減碳與行業發展的關係,提出了明確的工作方向、要求和措施,有很強的針對性、指導性和操作性,對推進有色金屬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



01

以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行業貫徹落實《方案》

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“加快推動產業結構、能源結構、交通運輸結構等調整優化”“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”“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”,為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發展指明了新的前進方向。以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有色金屬行業貫徹落實《方案》,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有色金屬行業的重要任務。有色金屬行業要圍繞《方案》提出的總體要求,牢牢把握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,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引領,推進清潔能源替代,切實提高全產業鏈減汙降碳協同效能,提升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水平。《方案》圍繞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的總體目標,提出了優化冶煉規模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、強化技術節能降碳、推進清潔能源替代、建設綠色製造體係五個方麵重點任務,這是確保行業如期實現碳達峰目標的有效抓手。以下重點對技術創新和用能結構進行解讀。

02

《方案》突出創新引領,強化技術節能降碳

《方案》提出要強化技術節能降碳,研究製定低碳技術發展路線圖,建設有色金屬低碳製造業創新載體,開展餘熱回收等共性關鍵技術、氨法煉鋅等前沿引領技術、原鋁低碳冶煉等顛覆性技術攻關和示範應用;大力推動先進節能工藝技術改造,推廣高效穩定鋁電解、銅鋶連續吹煉、蓄熱式豎罐煉鎂等節能減排技術,這是行業實現碳達峰和綠色低碳發展的關鍵和核心。

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,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發生了巨大變化,富氧熔煉、濕法冶煉等非碳還原工藝逐漸成為銅、鉛、錫等有色金屬生產的主流,使有色金屬生產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幅下降。以銅冶煉為例,2020年,全國銅冶煉綜合能耗比2000年減少近80%,粗銅焦炭消耗比2000年減少87%,粗銅煤耗比2000年減少80%。能源消耗的下降,大幅度減少了銅冶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。《方案》結合我國國情及行業技術發展現狀,重點針對鋁、銅、鉛、鋅、鎂、矽等主要品種,梳理提出了一係列重點方向,有利於精準施策突破碳達峰瓶頸問題。特別是目前在鋁電解槽及氧化鋁生產線大型化技術、新型穩流保溫鋁電解槽節能技術、低品位銅礦綠色循環生物提銅技術、綠色高效短流程大型浮選裝備成套技術、鋅精礦大型焙燒技術、大直徑豎罐雙蓄熱底出渣鎂冶煉技術、大型礦熱爐矽生產技術等方向取得重要進展,其大力推廣應用可進一步降低單位產品能耗和碳排放強度,提高行業節能降碳水平。

03

《方案》聚焦用能結構優化,推進清潔能源替代

針對有色金屬行業能源消費實際,《方案》把推進清潔能源替代作為行業節能降碳的重要任務,提出了控製化石能源消費、鼓勵消納可再生能源等措施,並具體提出電解鋁行業2025年、2030年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分別達到25%、30%以上的目標,這有利於推進有色金屬行業用能結構整體優化升級。近年來,我國電解鋁、工業矽等行業向雲南、四川、內蒙古等水電、光伏、風電資源豐富地區有序轉移的態勢明顯。2021年,雲南、四川的電解鋁產量比2018年翻了一番,產量增幅遠超全國其它地區。而同期,依靠燃煤自備電的山東、河南,電解鋁產量分別下降了12%、32%。此消彼長,反映了我國有色金屬行業推進清潔能源替代、優化用能結構的發展態勢。


未來,應利用電解鋁、工業矽等有色金屬生產用電量大、負荷穩定等特點,進一步參與以消納可再生能源為主的微電網建設,支持具備條件的園區開展新能源電力專線供電,鼓勵和引導有色金屬企業通過綠色電力交易、購買綠色電力證書等方式積極消納可再生能源,探索中國式有色金屬行業節能降碳新路徑。藍圖已經繪就,逐夢惟有篤行。隻要踔厲奮發、勇毅前行,有色金屬行業就一定能夠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的目標。

注:原文載自工業和信息化部官方網站。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。